2021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生考試大綱

發(fā)布時間:2021-0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生考試大綱

2021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生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華中農業(yè)大學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研究生考試大綱 正文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社會學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考試的學科范圍

本課程的考試范圍包括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學研究方法兩部分。

二、要求掌握的基本內容

社會學理論方面:要求掌握社會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掌握社會學的學科背景、發(fā)展進程、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及其研究方法,能夠運用社會學的概念、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釋社會現象;掌握經典社會學理論和現代社會學理論各主要流派、人物及其觀點,并對不同的理論流派及其觀點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社會學研究方法方面:掌握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社會研究的基本方式、過程與技術;掌握社會統(tǒng)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識。

三、參考書目

1.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五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9年版。
2.候均生:《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第三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賈春增:《外國社會學史(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4.盧淑華編著:《社會統(tǒng)計學(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四、考試的知識范圍(課程復習大綱)

“社會學概論”部分

一、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一)社會學是關于社會良性運行與協調發(fā)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
(二)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社會學其他內容的關系
 
二、社會運行的物質基礎
(一)人口與社會運行
(二)環(huán)境與社會運行
(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與社會運行
 
三、社會系統(tǒng)與社會運行
(一)什么是社會與社會系統(tǒng)
(二)社會運行
(三)社會學考察社會的幾個角度
四、社會運行與社會文化
(一)文化的含義與特性
(二)文化的類型
(三)文化構成與文化分析
(四)文化的功能
 
五、社會化
(一)社會化與個體化概要
(二)人的社會化
 
六、社會互動
(一)社會互動的含義、維度與類型
(二)社會互動的過程變遷
(三)社會互動研究的主要理論視角
(四)社會互動中的社會角色
 
七、社會網絡與社會群體
(一)社會網絡
(二)社會群體
(三)初級社會群體
 
八、家庭、婚姻、性與社會性別
(一)婚姻家庭社會學
(二)性社會學
(三)性別角色與社會性別
 
九、社會組織
(一)社會組織概述
(二)社會組織目標
(三)社會組織結構
(四)社會組織理論與管理
 
十、 社區(qū)
(一)社區(qū)概述
(二)農村社區(qū)
(三)城市社區(qū)
十一、社會制度
(一) 什么是社會制度
(二) 社會制度的類型與功能
(三)制度創(chuàng)新與制度變遷
十二、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一)社會分層概述
(二)社會分層的理論傳統(tǒng)
(三)中國的社會分層結構及其變遷
(四)社會流動
(五)地位獲得研究
十三、社會變遷與社會現代化
(一)社會變遷
(二)社會現代化
(三)社會現代化過程的基本特征
(四)發(fā)展中國家現代化的特征
(五)我國的現代化進程
十四、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演變與城市化
(二)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變動
(三)城市的社會文化特征
(四)城市問題與城市規(guī)劃
十五、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
(一)集體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二)集體行為理論
(三)從集體行為到社會運動
(四)社會運動的形成與演變
十六、社會問題
(一)社會問題概述
(二)社會問題的一般特征及其類型
(三)社會問題的理論研究
(四)社會轉型與社會問題
 
十七、社會控制
(一)社會控制概述
(二)社會控制體系
(三)社會越軌與社會控制
 
十八、社會政策
(一)社會政策概述
(二)社會政策理論的發(fā)展
(三)社會政策的一般過程
(四)中國社會政策的反思與前瞻
十九、社會建設
(一) 社會建設的概念
(二)社會建設的相關理論
 

 “西方社會學理論”部分

 
一、西方社會學理論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西方社會學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西方社會學理論發(fā)展的歷史傳統(tǒng)
(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社會學理論發(fā)展的特點
 
二、實證主義社會學的創(chuàng)始人
(一)孔德的實證主義社會學
(二)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和社會進化論
三、滕尼斯的社會學體系
(一)公社與社會
(二)對生活的構成及形態(tài)的研究
 
四、涂爾干的社會學理論
(一)社會學研究的方法
(二)社會團結和社會分工論
(三)自殺論
(四)宗教社會學
五、齊美爾的社會學理論
(一)社會學的對象與問題領域
(二)形式社會學
(三)文化社會學(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六、韋伯的社會學理論
(一)社會學的方法論
(二)社會行動與理性化過程
(三)合法統(tǒng)治與科層制
(四)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五)理解社會學
 
七、馬克思的社會學理論
(一)對資本主義的社會—經濟分析
(二)社會學和經濟學
 
 
八、功能主義理論
(一)古典社會學家的功能論思想
(二)社會人類學與功能分析傳統(tǒng)
(三)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義
(四)默頓的經驗功能主義
 
九、社會沖突論
(一)社會沖突論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
(二)達倫多夫的辯證沖突論
(三)科塞的沖突理論
 
十、社會交換論
(一)社會交換理論的思想來源
(二)霍曼斯的行為主義交換論
(三)布勞的結構交換論
(四)愛默森的社會交換網絡分析
 
十一、符號互動論
(一)米德與符號互動論的起源
(二)布魯默與符號互動論的發(fā)展
(三)戈夫曼的擬劇理論
十二、現象學社會學
(一)舒茨現象學社會學思想的來源
(二)舒茨現象學社會學理論的構成
(三)舒茨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十三、常人方法論
(一)常人方法論的理論背景
(二)常人方法論的基本思想
(三)常人方法論的發(fā)展和影響
 
十四、新功能主義
(一)新功能主義及其特征
(二)亞歷山大的新功能主義
(三)盧曼的新功能主義
 
十五、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
(一)溝通行動理論的出發(fā)點
(二)溝通行動與溝通合理性
(三)生活世界、系統(tǒng)與社會理性化
 
十六、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
(一)雙重解釋學與結構化理論
(二)對現代性的分析
(三)全球性:現代性制度的延伸過程
十七、布迪厄的實踐社會學理論
(一)布迪厄思想的主要來源
(二)實踐、慣習與實踐邏輯
(三)場域、資本與權力
(四)反思社會學思想
 
十八、理性選擇理論
(一)理性選擇理論概述
(二)科爾曼的理性選擇論觀點
(三)其他社會學家的理性選擇論觀點
 
十九、柯林斯的互動儀式鏈理論
(一)宏觀社會學的微觀基礎
(二)沖突社會學觀點
(三)互動儀式鏈理論
二十、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與后現代主義社會學
(一)后現代主義簡介
(二)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
(三)后現代主義社會學
二十一、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關注的新問題
(一)女性主義問題
(二)社會行動中的情感問題
(三)現代社會的風險問題
(四)社會網絡研究
(五)“身體”的社會學研究
 
 

“社會研究方法”部分

一、導論
1、社會研究的概念
2、方法體系
3、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4、研究過程
二、理論與研究
1、理論及其層次
2、理論的構成要素
3、理論與研究的關系
4、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三、選題與文獻回顧
1、研究問題及其來源
2、選題的標準
3、研究問題的明確化
4、文獻回顧
四、研究設計
1、研究目的
2、研究性質
3、研究方式
4、分析單位
5、時間維度
6、具體方案
五、測量與操作化
1、測量的概念與層次
2、指數與量表
3、概念的操作化
4、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六、抽樣
1、概率抽樣的原理與程序
2、概率抽樣方法
3、戶內抽樣方法
七、調查研究
1、調查研究的概念、題材、優(yōu)缺點
2、問卷設計
3、調查資料的收集方法
4、調查的組織與實施
八、實驗研究
1、實驗的概念與邏輯
2、實驗的程序與類型
3、基本實驗設計
4、實地實驗
5、影響實驗正確性的因素
九、文獻研究
1、文獻與文獻研究
2、內容分析
3、二次分析
4、現在統(tǒng)計資料分析
5、文獻研究的特點
十、實地研究
實地研究及其類型
實地研究的過程
觀察法
無結構訪談法
實地研究的特點及應用
十一、定量資料的分析
1.單變量統(tǒng)計分析
2.雙變量統(tǒng)計分析
十二、撰寫研究報告
1.研究報告及其類型
2.研究報告的一般結構
 

“社會統(tǒng)計學”部分

量度層次
定類尺度
定序測度
定距測度
定比測度
單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學
分布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
集中趨勢測量法
離散趨勢測量法
正態(tài)分布、常用統(tǒng)計分布和極限定理
三、簡化兩個變量的分布
1、統(tǒng)計相關的性質
2、交互分類與百分表
3、簡化相關與消減誤差
四、相關測量法與測量層次
1、兩個定類變量的相關
2、兩個定序變量的相關
3、兩個定距變量的相關
4、定類變量與定距變量的相關
五、抽樣與統(tǒng)計推論
1、抽樣調查簡介
2、抽樣分布
3、二項抽樣分布
六、參數估計
1、參數的點值估計
2、正態(tài)總體的區(qū)間估計
3、 大樣本區(qū)間估計
4、 必要抽樣數目的確定
七、 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
1、 統(tǒng)計假設
2、 兩類誤差和假設檢驗的步驟
八、 單總體假設檢驗
1、 大樣本假設檢驗
2、 小樣本假設檢驗
九、 二總體假設檢驗
1、 大樣本二總體假設檢驗
2、 小樣本二總體假設檢驗
3、 配對樣本的比較
十、 假設的檢定:兩個變量的相關
1、 兩個定類變量關系的檢驗
2、 兩個定序變量關系的檢驗
3、 兩個定距變量關系的檢驗
4、 定類與定距變量關系的檢驗
 

華中農業(yè)大學

添加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中農業(yè)大學考研分數線、華中農業(yè)大學報錄比、華中農業(yè)大學考研群、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姐微信、華中農業(yè)大學考研真題、華中農業(yè)大學專業(yè)目錄、華中農業(yè)大學排名、華中農業(yè)大學保研、華中農業(yè)大學公眾號、華中農業(yè)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中農業(yè)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中農業(yè)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lyhuahuisp.com/huazhongnongye/cankaoshumu_41884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