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9 14:39:3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西安音樂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西安音樂學院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西安音樂學院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shù)奈靼惨魳穼W院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西安音樂學院官網來自西安音樂學院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數(shù)據(jù)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wěn)定,或存留的分數(shù)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西安音樂學院歷年考研分數(shù)線,希望對西安音樂學院考研報考有用。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官網: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簡介: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始建于1956年,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和發(fā)展,已形成了有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多層次教學體系和以作曲理論各學科為基礎的課程體系,是我校歷史悠久,成就突出的院系之一。在老一輩音樂教育家、作曲家曾慧靈、潘文安、屠冶九、杜勃興、楊天錫、張仲伏、郭石夫、饒余燕、姜同心、江靜、龔建文、江頤康、陳代霖、陸金鏞等專家的辛勤耕耘下,先后培養(yǎng)了郝毓華、李中漢、孫韶、趙季平、司文虎、常宇宏、景建樹、韓萬齋、高永謀、寧爾、張豪夫、張大龍、劉錚、汪海平、紀溪平、程大兆、陳士森、程寶華、雷光耀、陶龍、韓蘭魁、陳大明、張旭儒、馮 毅、梁紅旗等眾多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作曲家、理論家,為全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音樂創(chuàng)作人才。饒余燕、趙季平、韓蘭魁、程大兆、張大龍、陳大明等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多次在全國各類音樂比賽中獲獎。在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作曲系始終堅持學習西方作曲技術理論與吸收民族民間音樂養(yǎng)料并重的教學理念,且形成了彰顯西北音樂文化特色的創(chuàng)作團隊。1987年,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學科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點。作曲系歷任主任屠冶九、饒余燕、張大龍、韓蘭魁、劉錚、梁紅旗、王高飛。  
視唱練耳教研室組建于1956年。1993年正式作為院直屬教研室,1997年確定為系處級建制。在王光耀、鄭敏、朱培元、金玉華、張在衡等教育家、理論家的不懈努力下,發(fā)展成集教學、科研為一體,在全國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研室。歷任主任王光耀、朱玉璋、王高飛。由于學校學科整合需要,于2017年12月并入作曲系。  
作曲系現(xiàn)設有作曲指揮、作曲技術理論、視唱練耳3個教研室,分別承擔該學科7個方向的教學和研究,面對全校開設作曲、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視唱練耳、指揮等7個方向的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作曲系經過多年發(fā)展,逐步獲批了國家級一流專業(yè)“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國家級一流課程“流行歌曲寫作與編配”;省級教學團隊“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視唱練耳”;省級特色專業(yè)“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電子音樂作曲”、“視唱練耳”;省級精品課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課”、“視唱練耳課”;、省級一流專業(yè)“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省級“三秦學者”——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團隊;省級重點課程“視唱練耳課”;“全國高校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基地”,并多次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作曲系目前聘用教師70人,其中在職33人,內聘、返聘、特聘18人,外聘19人。聘用教師中有教授20人,副教授16人,講師13人。碩士生導師30人。  
截至2020年9月,共有專業(yè)學生283人,其中在讀本科生166人,碩士研究生88人,附中生29人。  
領導機構:
黨總支書記、副主任:馬波 
系主任、黨總支副書記:吳延     
副主任:馮季勇   
辦公室副主任:張璇         
團總支書記、輔導員組長:劉若驊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聯(lián)系方式: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長安中路108號 
郵編:710061
辦公室:029-88667176      
 
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科設置:
作曲指揮教研室
作曲指揮教研室是在原作曲教研室和指揮教研室的基礎上,于2020年12月組建而成。包括作曲、電子音樂作曲、指揮三個專業(yè)方向,教學涵蓋附中、本科、碩士研究生三個層面。
在長期的發(fā)展中,作曲專業(yè)教學始終堅持學習西方作曲技術理論與吸收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并重的教學理念(如:秦腔、陜北民歌、西安鼓樂等),擁有和培養(yǎng)出一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的作曲家,如:屠冶九、石夫、饒余燕、蔣祖馨、趙季平、程大兆、張豪夫、張大龍、韓蘭魁、陳大明等,并形成了凸顯西北音樂文化特色的創(chuàng)作團隊。先后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yè)“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流行歌曲寫作與編配》;省級一流專業(yè);省級“三秦學者”——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團隊;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省級特色專業(yè)《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電子音樂作曲》;省級精品課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省級教學團隊《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多年來,作曲專業(yè)教學秉承治學嚴謹?shù)膬?yōu)良傳統(tǒng),尊重教學規(guī)律,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順應時代發(fā)展。每學年定期開展采風、新作品試奏會、各類創(chuàng)作比賽、講解音樂會等系列活動,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學生全面素質提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指揮專業(yè)以“培養(yǎng)優(yōu)秀樂隊藝術演奏型及教育復合型人才,推動指揮事業(yè)發(fā)展,普及中外文化,活躍校園藝術氣氛”為宗旨,以“不斷弘揚炎黃藝術作品,推動新音樂創(chuàng)作,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文化建設”為己任。至今已培養(yǎng)出多位著名指揮家,如著名指揮家劉大冬、魯日融、閻惠昌、張烈、周煜國等。目前教學團隊由青年指揮家侯頡、魏征、梁暉等帶領,成功指揮演出了從古典到現(xiàn)代各時期中外著名作曲家的交響、合唱作品,并創(chuàng)建“陜西省管弦樂隊人才培養(yǎng)基地”。
今天的作曲指揮教學團隊是一個年輕、活潑的教學團隊,用歌聲謳歌時代、歌唱人民,用旋律召喚大愛與和諧,用行動去詮釋新時代教師團隊精神風貌,用熱情譜寫新的樂章。
作曲技術理論教研室
作曲系作曲技術理論教研室由原作曲系和聲、復調、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等四個教研室于2018年11月合并組建而成。教研室目前包含有和聲、復調、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四個研究方向,各方向秉承科研教學并重的原則,多年來,不僅在各自研究領域取得豐碩的成果,同時在教學方面也為理論研究的科研隊伍及社會培養(yǎng)輸送了相當數(shù)量的優(yōu)秀人才。 
作曲技術理論教研室除承擔本系的理論課程外,還面向全校開設作曲技術理論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目前主要開設的課程有:《和聲》、《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的和聲技法》、《二十世紀和聲》、《復調》、《對位技法分析》、《曲式與作品分析》、《大型曲式學》、《現(xiàn)代音樂作品分析》、《配器》、《小型樂隊編配》、《歐洲樂器學》、《歐洲管弦樂隊演進》等。
視唱練耳教研室
視唱練耳教研室組建于1956年。1993年正式作為院直屬教研室,1997年確定為系處級建制。1992年我院的視唱練耳課被省教委確定為“省級重點課程”,2006年被學院確定為“院級重點學科”。2008年視唱練耳教研室被省教委評為“省級教學團隊”。2009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高校視唱練耳與基本樂理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基地。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發(fā)展成集教學、科研為一體,在全國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研室。2017年因學校學科整合需要并入作曲系。 
視唱練耳教研室近年來所獲榮譽: 
2011年省級課改項目“基于網絡平臺的視唱練耳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特色專業(yè)”兩個項目獲批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2年被中共陜西省委評為“巾幗文明崗”。寧夏藝術職業(yè)學院教學實習基地獲批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2013年“視唱練耳分級教學的改革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基于音樂理論和應用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樂理教學改革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兑暢毝旨壗坛獭窐s獲省普通高校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并于2014年入選“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2018年“視唱練耳教學新形式的探索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視唱練耳課在各門基礎類課程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目前,視唱練耳教研室承擔著全院研究生、本科、附中的視唱練耳專業(yè)課、共同課、樂理課及基本樂科課的教學。無論是課程設置(所有專業(yè)方向均為必修課)、還是在各專業(yè)教學計劃總課時中所占的課時量(總課時310)、學程(開設4學期)、周課時(4 課時/周),都體現(xiàn)出這門課程的重要性。 
視唱練耳和基本樂理作為音樂院校的專業(yè)基礎課,在應用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教研室全體教師通過多年的實踐、研究與總結,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都形成了具有本院特色的教學體系,不僅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且在課程教學等方面獲得多項科研成果。自1953年開始編選本院教材以來,通過幾代教師的共同努力,現(xiàn)已正式出版了三十多部專著和教材。其中,朱玉璋著的《基本音樂理論教程》獲省級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趙小平編著的《基本樂理教程》獲省級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姜秦豐編著的《樂理教程》獲省級優(yōu)秀教材二等獎。這些成果現(xiàn)已全部應用在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添加西安音樂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音樂學院考研分數(shù)線、西安音樂學院報錄比、西安音樂學院考研群、西安音樂學院學姐微信、西安音樂學院考研真題、西安音樂學院專業(yè)目錄、西安音樂學院排名、西安音樂學院保研、西安音樂學院公眾號、西安音樂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音樂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音樂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