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更新時間:2021-12-17 14:16:2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Add 中國政法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中國政法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中國政法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shù)闹袊ù髮W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數(shù)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wěn)定,或存留的分數(shù)線年限較少)。希望對你的博士報考有用。

一、招生方式
2021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全部實行“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是指對于符合條件的考生,經申請并通過資格審查后,不參加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直接進入復試考核的一種招生方式。
2021年我校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專業(yè)、招生計劃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及方向詳見招生專業(yè)目錄。列入招生專業(yè)目錄中的導師,一般每人次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對口支援高等學校計劃單列,詳見《2021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1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馬克思主義學院各專業(yè)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專項支持計劃。
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yè)方式分為“非定向就業(yè)”和“定向就業(yè)”兩種類型。2021年我校招收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超過10%,報考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對口支援高等學校計劃、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高等院校教師報考博士研究生除外。
三、申請條件
考生除應滿足下述博士研究生報考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條件,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體檢標準。
4.考生學歷、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
(2)國家承認的應屆碩士畢業(yè)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3)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取得碩士學位(須在復試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部分學院或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詳見專業(yè)目錄中“備注”。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必須獲得國家承認的學士學位后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入學之日),且已在所要報考的學科或相近的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蒲刑幑嫉暮诵钠诳洖闇剩┥溪毩l(fā)表過2篇以上的學術論文。
5.鼓勵具有多元知識背景的考生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背景??忌究疲ɑ驅?疲⒀芯可鷮I(yè)之一,一般應與報考專業(yè)屬于相同一級學科;
6.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
7.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四、申請材料
(1)“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政審表”、“專家推薦信”(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打印填寫),專家推薦信由推薦專家親自封入單獨信封并在封口處騎縫簽字;
(2)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同一頁中;
(3)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學習成績單(應屆生須加蓋教務或培養(yǎng)部門公章;往屆生可從個人檔案中復印,加蓋檔案管理部門公章);
(4)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擬提前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必須提交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提前畢業(yè)的證明;
(5)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6)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書(研究計劃應具備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題、已有基礎、基本思路、預期目標等),字數(shù)不少于5000字;
(7)申請人認為能夠代表自身學術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專著、論文、調研報告等材料和能夠證明自身外語水平的材料;
(8)同等學力考生提交2篇所報考學科(或相近研究領域)全國核心期刊上獨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考生除應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交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五、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申請流程包括網上報名和提交申請材料。
網上報名前,請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須如實、準確提交報名信息和申請材料。申請材料不齊、不符合要求、不符合報名條件、或弄虛作假者無法獲得復試資格??忌环蠄罂紬l件或提交的報考材料不真實,報考資格和錄取資格無效,責任由考生自負。
(一)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2020年11月20日-2020年12月10日。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教育網址:yz.chsi.cn;公網網址:yz.chsi.com.cn
3.網上支付報名費:
根據《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函》(京發(fā)改[2012]1358號),博士研究生報名費為200元/人,考生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支付,不接受其他方式支付。
考生在網上支付報名費后,無論考生是否進入復試,一律不退返報名費。
(二)提交材料
網上提交申請信息后,申請人務必于2020年12月10日前(以寄出地郵戳時間為準)將紙質申請材料通過中國郵政EMS郵寄或現(xiàn)場遞交至申請學院。使用中國郵政EMS以外的其他快遞寄送材料的,報名無效。
申請材料詳細接收地址、郵編、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對口支援計劃申請材料接收地址見《2021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1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請認真組織材料,申請材料不齊全或寄送不符合要求,恕不接受報名。申請材料一經寄出概不退還。
(三)注意事項
1.我校重要通知將采取網上發(fā)布和發(fā)送手機短信提示的方式,請正確填寫手機號并保持手機暢通。
2.考生身份證、戶口本和學歷學位證書上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證件號碼等信息必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請在報名前去公安部門更正或出具相關證明,并提交相關證明復印件。
3.考生報名信息在報名結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4.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5.重復報名者,以最后一次有效報名信息為準。
六、復試資格審查及復試通知書打印
申請材料寄送后,學校組織導師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確定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復試比例不超過5:1。2021年1月中旬統(tǒng)一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請關注后續(xù)相關通知。
考生可在復試前登陸研究生院網站自行下載打印復試通知書。
七、復試報到及考核
時間:2021年3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關注學校及各學院通知)。
報到時須攜帶復試通知書及所提交申請材料相關復印件的原件,具體安排見后續(xù)通知。
復試內容:
(1)外語考核;
(2)專業(yè)考核,包括專業(yè)筆試和綜合面試;
(3)同等學力考生還需加試政治理論和2門專業(yè)課程。各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情況及專業(yè)課考試科目見招生專業(yè)目錄,政治理論考試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八、健康檢查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原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
九、錄取
在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數(shù)內,貫徹按需招生方針。錄取工作堅持同一錄取分數(shù)線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原則,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為重要依據原則,堅持擇優(yōu)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全面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錄取名單按照導師名下上線考生的綜合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總成績或綜合面試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取;同等學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應屆碩士畢業(yè)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十、就業(yè)方式
就業(yè)方式為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協(xié)議,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能轉入我校,畢業(yè)后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就業(yè)方式為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畢業(yè)后與用人單位經雙向選擇就業(yè),自主選擇戶口是否遷入我校(開學后,在保衛(wèi)處規(guī)定的時間內,若沒有上交戶口遷移證明,則視為放棄此項權利。一旦遷入,在學期間,不得遷出)。
定向就業(yè)研究生應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如遇特殊原因確需改派的,需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定向生履約管理的通知》(京教學〔2017〕4號)及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網上報名時,考生必須明確選擇就業(yè)方式,報名后不得更改,復試后按照報名信息錄取。
十一、學制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定向就業(yè)研究生一般為4年)。
十二、學費、獎助學金
(一)學費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從2014年起,被我校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博士研究生非定向就業(yè)10000元/年,定向就業(yè)14000元/年,少骨(在職)14000元/年。
(二)獎助學金
學校根據有關規(guī)定,為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學金、獎學金等。如遇國家或學校相關政策調整,獎助學金及助學貸款等將按照新政策及規(guī)定執(zhí)行。
1.優(yōu)秀研究生獎:為吸引成績優(yōu)異、科研潛質突出的考生報考我校,我校與北京硅谷置業(yè)有限公司、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共同設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柳文超優(yōu)才獎(優(yōu)秀研究生獎)”,從當年正式錄取的研究生新生中評選出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進行專項獎勵。博士研究生獲獎者可獲得獎金2萬元/人,在當年度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對獲獎者進行表彰和獎勵。
2.新生獎學金:新入學的一年級研究生,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獲得“新生獎學金”,新生獎學金覆蓋比例、金額等具體政策,查詢我校學生工作部及各招生學院網站。
3. 國家助學金:按照國家《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予以發(fā)放。
4.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的“非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可根據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xiàn)參評學業(yè)獎學金。
5.人事檔案不調入我校的“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
6.學校設置助教、助管等助學崗位,幫助學生通過勤工助學來獲得生活補貼。
7.有關獎助學金的詳細信息,請查詢學生工作部網站“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欄目。
十三、畢業(yè)和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條件、博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畢業(yè)證書及學位證書。
十四、信息公開、監(jiān)督和其他事項
(一)信息公開
有關復試及錄取的相關事項,將及時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或各學院網站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發(fā)書面通知。請考生及時登陸我校網站查詢相關事項。
我校發(fā)布各類研究生招生信息及相關通知的網站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網址:yjsy.cupl.edu.cn。各招生學院網站見學校主頁上“組織機構”欄目。
(二)監(jiān)督
對招生錄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議,考生可向各學院提出申訴;若仍有異議,可向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督察組將對博士研究生的復試、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檢查。
(三)現(xiàn)役軍人報考要求
現(xiàn)役軍人報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相關規(guī)定辦理。
(四)住宿安排
錄取為我校“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內,學校負責安排住宿。
錄取為我校“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戶口(含集體戶口)或人事檔案或工作單位在北京的,學校不負責安排住宿。其余“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只安排第一學年住宿。
(五)招生政策調整
如果國家在本招生年度調整研究生招生政策,或者出臺新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及時予以公布。
(六)聯(lián)系方式
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通信及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學院路校區(qū)1號辦公樓304室)郵政編碼:100088
聯(lián)系電話:010-58908070/71
電子信箱:zfyz@cupl.edu.cn
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
中國政法大學查號臺:010-58909114
十五、本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所有。
我校研究生院開通“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微信公眾號,考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或掃描下方的二維碼予以關注,以便及時掌握招生動態(tài)。
一、招生方式
2020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全部實行“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是指對于符合條件的考生,經申請并通過資格審查后,不參加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直接進入復試考核的一種招生方式。
2020年我校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專業(yè)、招生計劃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及方向詳見招生專業(yè)目錄。列入招生專業(yè)目錄中的導師,一般每人次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單列,詳見《2020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0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
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yè)方式分為“非定向就業(yè)”和“定向就業(yè)”兩種類型。2020年我校招收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超過10%,報考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高等院校教師報考博士研究生除外。
三、申請條件
考生除應滿足下述博士研究生報考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條件,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體檢標準。
4.考生學歷、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
(2)國家承認的應屆碩士畢業(yè)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3)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取得碩士學位(須在復試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部分學院或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詳見專業(yè)目錄中“備注”。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必須獲得國家承認的學士學位后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入學之日),且已在所要報考的學科或相近的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蒲刑幑嫉暮诵钠诳洖闇剩┥溪毩l(fā)表過2篇以上的學術論文。
5.鼓勵具有多元知識背景的考生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背景??忌究疲ɑ驅?疲⒀芯可鷮I(yè)之一,一般應與報考專業(yè)屬于相同一級學科;
6.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
7.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四、申請材料
(1)“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政審表”、“專家推薦信”(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打印填寫),專家推薦信由推薦專家親自封入單獨信封并在封口處騎縫簽字;
(2)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同一頁中;
(3)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學習成績單(應屆生須加蓋教務或培養(yǎng)部門公章;往屆生可從個人檔案中復印,加蓋檔案管理部門公章);
(4)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擬提前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必須提交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提前畢業(yè)的證明;
(5)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6)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書(研究計劃應具備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題、已有基礎、基本思路、預期目標等),字數(shù)不少于5000字;
(7)申請人認為能夠代表自身學術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專著、論文、調研報告等材料和能夠證明自身外語水平的材料;
(8)同等學力考生提交2篇所報考學科(或相近研究領域)全國核心期刊上獨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考生除應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交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五、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申請流程包括網上報名和提交申請材料。
網上報名前,請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須如實、準確提交報名信息和申請材料。申請材料不齊、不符合要求、不符合報名條件、或弄虛作假者無法獲得復試資格。考生不符合報考條件或提交的報考材料不真實,報考資格和錄取資格無效,責任由考生自負。
 (一)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2019年11月20日-2019年12月10日。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教育網址:yz.chsi.cn;公網網址:yz.chsi.com.cn
3.網上支付報名費:
根據《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函》(京發(fā)改[2012]1358號),博士研究生報名費為200元/人,考生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支付,不接受其他方式支付。
考生在網上支付報名費后,無論考生是否進入復試,一律不退返報名費。
(二)提交材料
網上提交申請信息后,申請人務必于2019年12月10日前(以寄出地郵戳時間為準)將紙質申請材料通過中國郵政EMS郵寄或現(xiàn)場遞交至申請學院。使用中國郵政EMS以外的其他快遞寄送材料的,報名無效。
申請材料詳細接收地址、郵編、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對口支援計劃申請材料接收地址見《2020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0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請認真組織材料,申請材料不齊全或寄送不符合要求,恕不接受報名。申請材料一經寄出概不退還。
(三)注意事項
1.我校重要通知將采取網上發(fā)布和發(fā)送手機短信提示的方式,請正確填寫手機號并保持手機暢通。
2.考生身份證、戶口本和學歷學位證書上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證件號碼等信息必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請在報名前去公安部門更正或出具相關證明,并提交相關證明復印件。
3.考生報名信息在報名結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4.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5.重復報名者,以最后一次有效報名信息為準。
六、復試資格審查及復試通知書打印
申請材料寄送后,學校組織導師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確定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復試比例不超過5:1。2020年1月中旬統(tǒng)一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請關注后續(xù)相關通知。
考生可在復試前登陸研究生院網站自行下載打印復試通知書。
七、復試報到及考核
時間:2020年3月初(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關注學校及各學院通知)。
報到時須攜帶復試通知書及所提交申請材料相關復印件的原件,具體安排見后續(xù)通知。
復試內容:
(1)外語考核;
(2)專業(yè)考核,包括專業(yè)筆試和綜合面試;
(3)同等學力考生還需加試政治理論和2門專業(yè)課程。各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情況及專業(yè)課考試科目見招生專業(yè)目錄,政治理論考試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八、健康檢查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原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
九、錄取
在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數(shù)內,貫徹按需招生方針。錄取工作堅持同一錄取分數(shù)線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原則,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為重要依據原則,堅持擇優(yōu)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全面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錄取名單按照導師名下上線考生的綜合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總成績或綜合面試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煌葘W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惑w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應屆碩士畢業(yè)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十、就業(yè)方式
就業(yè)方式為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協(xié)議,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能轉入我校,畢業(yè)后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就業(yè)方式為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畢業(yè)后與用人單位經雙向選擇就業(yè),自主選擇戶口是否遷入我校(開學后,在保衛(wèi)處規(guī)定的時間內,若沒有上交戶口遷移證明,則視為放棄此項權利。一旦遷入,在學期間,不得遷出)。
定向就業(yè)研究生應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如遇特殊原因確需改派的,需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定向生履約管理的通知》(京教學〔2017〕4號)及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網上報名時,考生必須明確選擇就業(yè)方式,報名后不得更改,復試后按照報名信息錄取。
十一、學制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定向就業(yè)研究生一般為4年)。
十二、學費、獎助學金
(一)學費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從2014年起,被我校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博士研究生非定向就業(yè)10000元/年,定向就業(yè)14000元/年,少骨(在職)14000元/年。
(二)獎助學金
學校根據有關規(guī)定,為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學金、獎學金等。如遇國家或學校相關政策調整,獎助學金及助學貸款等將按照新政策及規(guī)定執(zhí)行。
1. 新生獎學金:新入學的一年級研究生,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獲得“新生獎學金”,新生獎學金覆蓋比例、金額等具體政策,查詢我校學生工作部及各招生學院網站。
2. 國家助學金:按照國家《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予以發(fā)放。
3.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的“非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可根據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xiàn)參評學業(yè)獎學金。
4.人事檔案不調入我校的“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
5.學校設置助教、助管等助學崗位,幫助學生通過勤工助學來獲得生活補貼。
6.我校將根據新生綜合表現(xiàn)、錄取成績、科研潛力等,評選優(yōu)秀研究生獎,具體政策查詢研究生院網站。
7.有關獎助學金的詳細信息,請查詢學生工作部網站“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欄目。
十三、畢業(yè)和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條件、博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畢業(yè)證書及學位證書。
十四、信息公開、監(jiān)督和其他事項
(一)信息公開
有關復試及錄取的相關事項,將及時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或各學院網站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發(fā)書面通知。請考生及時登陸我校網站查詢相關事項。
我校發(fā)布各類研究生招生信息及相關通知的網站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網址:yjsy.cupl.edu.cn。各招生學院網站見學校主頁上“組織機構”欄目。
(二)監(jiān)督
對招生錄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議,考生可向各學院提出申訴;若仍有異議,可向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督察組將對博士研究生的復試、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檢查。
(三)現(xiàn)役軍人報考要求
現(xiàn)役軍人報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相關規(guī)定辦理。
(四)住宿安排
錄取為我校“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內,學校負責安排住宿。
錄取為我校“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戶口(含集體戶口)或人事檔案或工作單位在北京的,學校不負責安排住宿,其余只負責安排第一學年住宿。
(五)招生政策調整
如果國家在本招生年度調整研究生招生政策,或者出臺新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及時予以公布。
(六)聯(lián)系方式
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通信及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學院路校區(qū)1號辦公樓304室)郵政編碼:100088
聯(lián)系電話:010-58908070/71
電子信箱:zfyz@cupl.edu.cn
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
中國政法大學查號臺:010-58909114
十五、本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所有。
我校研究生院開通“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微信公眾號,考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或掃描下方的二維碼予以關注,以便及時掌握招生動態(tài)。
 
一、招生方式
2019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全部實行“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是指對于符合條件的優(yōu)秀考生,經申請并通過資格審查后,不參加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直接進入由報考學院組織的復試考核的一種招生選拔方式。
2019年我校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專業(yè)、招生計劃
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及方向詳見招生專業(yè)目錄。列入招生專業(yè)目錄中的導師,一般每人次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單列,招生計劃為14名,詳見《2019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
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單列,招生計劃為10名,詳見《2019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
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yè)方式分為“非定向就業(yè)”和“定向就業(yè)”兩種類型。2019年我校招收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超過10%,報考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對口支援西部地區(qū)高等學校計劃、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高等院校教師報考博士研究生除外。
三、申請條件
考生除應滿足下述博士研究生報考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條件,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體檢標準。
4.考生學歷、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
(2)國家承認的應屆碩士畢業(yè)生(須在2019年9月1日前取得碩士學位);
(3)獲得國家承認的學士學位后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2019年9月1日),且已在所要報考的學科或相近的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蒲刑幑嫉暮诵钠诳洖闇剩┥溪毩l(fā)表過2篇以上的學術論文,按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取得碩士學位(須在復試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5.鼓勵具有多元知識背景的考生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背景??忌究疲ɑ驅?疲⒀芯可鷮I(yè)之一,一般應與報考專業(yè)屬于相同一級學科;
6.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
7.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四、申請材料
(1)“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政審表”、“專家推薦信”(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打印填寫),專家推薦信由推薦專家親自封入單獨信封并在封口處騎縫簽字;
(2)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同一頁中;
(3)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學習成績單(應屆生須加蓋教務或培養(yǎng)部門公章;往屆生可從個人檔案中復印,加蓋檔案管理部門公章);
(4)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同等學力考生提交本科畢業(yè)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擬提前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必須提交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提前畢業(yè)的證明;
(5)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6)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書(研究計劃應具備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題、已有基礎、基本思路、預期目標等),字數(shù)不少于5000字;
(7)申請人認為能夠代表自身學術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專著、論文、調研報告等材料和能夠證明自身外語水平的材料;
(8)同等學力考生提交2篇所報考學科(或相近研究領域)全國核心期刊上獨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考生除應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交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五、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申請流程包括網上報名和提交申請材料。
網上報名前,請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須如實、準確提交報名信息和申請材料。申請材料不齊、不符合要求、不符合報名條件、或弄虛作假者無法獲得復試資格??忌环蠄罂紬l件或提交的報考材料不真實,報考資格和錄取資格無效,責任由考生自負。
(一)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2018年12月10日-2019年2月23日。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以下簡稱“研招網”)
教育網址:yz.chsi.cn    公網網址:yz.chsi.com.cn
3.網上支付報名費:
根據《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函》(京發(fā)改[2012]1358號),博士研究生報名費為200元/人,考生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支付,不接受其他方式支付。
考生在網上支付報名費后,無論考生是否進入復試,一律不退返報名費。
(二)提交材料
網上提交申請信息后,申請人務必于2019年2月23日前(以寄出地郵戳時間為準)將紙質申請材料通過中國郵政EMS郵寄或現(xiàn)場遞交至申請學院(1月14日-2月22日為寒假期間,不接受現(xiàn)場提交申請材料)。使用中國郵政EMS以外的其他快遞寄送材料的,報名無效。
申請材料詳細接收地址、郵編、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申請材料接收地址見《2019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請認真組織材料,申請材料不齊全或寄送不符合要求,恕不接受報名。申請材料一經寄出概不退還。
(三)注意事項
1.我校重要通知將采取網上發(fā)布和發(fā)送手機短信提示的方式,請正確填寫手機號并保持手機暢通。
2.考生身份證、戶口本和學歷學位證書上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證件號碼等信息必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請在報名前去公安部門更正或出具相關證明,并提交相關證明復印件。
3.考生報名信息在報名結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4.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5.報考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考生,須在備注中注明在職或非在職;其他報考類別為定向就業(yè)的考生,須在備注中注明高校教師、法官或檢察官,復試時需提交證明材料。
6.重復報名者,以最后一次有效報名信息為準。
六、復試資格審查及復試通知書打印
申請材料寄送后,學校組織導師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確定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復試比例不超過5:1。2019年3月中旬統(tǒng)一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請關注后續(xù)相關通知。
考生可在復試前登陸研究生院網站自行下載打印復試通知書。
七、復試報到及考核
時間:2019年4月中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關注學校及各學院通知)。
報到時須攜帶復試通知書及所提交申請材料相關復印件的原件,具體安排見后續(xù)通知。
復試內容:
(1)外語考核;
(2)專業(yè)考核,包括專業(yè)筆試和綜合面試;
(3)同等學力考生還需加試政治理論和2門專業(yè)課程。各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情況及專業(yè)課考試科目見招生專業(yè)目錄,政治理論考試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八、健康檢查
考生復試時須參加體檢,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
九、錄取
在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數(shù)內,貫徹按需招生方針。錄取工作堅持同一錄取分數(shù)線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原則,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為重要依據原則,堅持擇優(yōu)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全面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錄取名單按照導師名下上線考生的綜合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總成績或綜合面試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煌葘W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惑w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應屆碩士畢業(yè)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十、就業(yè)方式
就業(yè)方式為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協(xié)議,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能轉入我校,畢業(yè)后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學校不負責就業(yè)派遣;就業(yè)方式為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自愿選擇是否將戶口遷入我校,畢業(yè)后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yè)。
定向就業(yè)研究生學習期間,由于定向單位變更、撤銷、合并等原因,導致畢業(yè)后不能接收的情況,由該生自行與單位協(xié)商解決或自謀職業(yè),學校不負責就業(yè)派遣。
網上報名時,考生必須明確選擇就業(yè)方式,報名后不得更改,復試后按照報名信息錄取。
十一、學制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定向就業(yè)研究生一般為4年)。
十二、學費、獎助學金、公派出國
(一)學費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從2014年起,被我校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博士研究生非定向就業(yè)10000元/年,定向就業(yè)14000元/年,少骨(非在職)10000元/年,少骨(在職)14000元/年。
(二)獎助學金
學校將根據國家政策和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有關標準及申請審批程序,為博士研究生提供獎學金、助學金或科研資助。
新入學的一年級研究生,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享受新生獎學金,以后每年根據前一年的在校綜合表現(xiàn),評定當年的獎學金?,F(xiàn)將新生享受獎學金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的"非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根據獎學金名額和成績排名,確定是否享受新生獎學金。
2.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不享受獎學金。
3.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非在職考生可參評獎學金。
有關獎助學金的詳細信息,請查詢學生工作部網站"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欄目。
(三)公派出國項目
在校學習期間,學校鼓勵博士研究生參加公派出國留學攻讀博士學位和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等項目。
十三、畢業(yè)和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條件、博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畢業(yè)證書及學位證書。
十四、信息公開、監(jiān)督和其他事項
(一)信息公開
有關復試及錄取的相關事項,將及時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或各學院網站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發(fā)書面通知。請考生及時登陸我校網站查詢相關事項。
我校發(fā)布各類研究生招生信息及相關通知的網站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網址:yjsy.cupl.edu.cn。各招生學院網站見學校主頁上“組織機構”欄目。
(二)監(jiān)督
對招生錄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議,考生可向各學院提出申訴;若仍有異議,可向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督察組將對博士研究生的復試、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檢查。
(三)現(xiàn)役軍人報考要求
現(xiàn)役軍人報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相關規(guī)定辦理。
(四)住宿安排
錄取為我校“非定向就業(yè)”及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非在職的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內,學校負責安排住宿。
錄取為我校“定向就業(yè)”(含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在職考生)的博士研究生,戶口(含集體戶口)或人事檔案或工作單位在北京的,學校不負責安排住宿,其余只負責安排第一學年住宿。
(五)招生政策調整
如果國家在本招生年度調整研究生招生政策,或者出臺新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及時予以公布。
(六)聯(lián)系方式
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通信及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學院路校區(qū)1號辦公樓304室)郵政編碼:100088
聯(lián)系電話:010-58908070/71
電子信箱:zfyz@cupl.edu.cn
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
中國政法大學查號臺:010-58909114
十五、本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所有。
我校研究生院開通“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微信公眾號,考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或掃描下放的二維碼予以關注,以便及時掌握招生動態(tài)。

 




    法學基礎理論:
    (10人)
    舒國瀅 劉金國 鄭永流 徐顯明 劉金國 
    潘漢典 廖美珍 張保生 李德順 葛洪義 
    單 純 李德順 劉 斌 應 星 劉 星 
    曹義孫 2016年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的通知:
    各位考生:
    經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查通過,現(xiàn)將2016年博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公示,詳見附件。
    名單公示至6月17日,公示期間,如考生對擬錄取名單有異議,請與復試學院或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聯(lián)系。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電話:010-58908070,58908069。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16年6月3日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

    一、招生方式
    2021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全部實行“申請-考核”制。“申請-考核”制是指對于符合條件的考生,經申請并通過資格審查后,不參加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直接進入復試考核的一種招生方式。
    2021年我校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專業(yè)、招生計劃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yè)及方向詳見招生專業(yè)目錄。列入招生專業(yè)目錄中的導師,一般每人次招收1名博士研究生。
    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對口支援高等學校計劃單列,詳見《2021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1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馬克思主義學院各專業(yè)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yǎng)專項支持計劃。
    博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按就業(yè)方式分為“非定向就業(yè)”和“定向就業(yè)”兩種類型。2021年我校招收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超過10%,報考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對口支援高等學校計劃、教育部批準設立的高等院校教師報考博士研究生除外。
    三、申請條件
    考生除應滿足下述博士研究生報考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條件,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體檢標準。
    4.考生學歷、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得國家承認的碩士或博士學位人員;
    (2)國家承認的應屆碩士畢業(yè)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3)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取得碩士學位(須在復試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學歷學位認證報告)。
    部分學院或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詳見專業(yè)目錄中“備注”。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必須獲得國家承認的學士學位后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到入學之日),且已在所要報考的學科或相近的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核心期刊以我??蒲刑幑嫉暮诵钠诳洖闇剩┥溪毩l(fā)表過2篇以上的學術論文。
    5.鼓勵具有多元知識背景的考生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但考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背景??忌究疲ɑ驅?疲⒀芯可鷮I(yè)之一,一般應與報考專業(yè)屬于相同一級學科;
    6.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突出的創(chuàng)新能力;
    7.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四、申請材料
    (1)“博士學位研究生網上報名信息簡表”、“政審表”、“專家推薦信”(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下載后打印填寫),專家推薦信由推薦專家親自封入單獨信封并在封口處騎縫簽字;
    (2)有效期內的二代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同一頁中;
    (3)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學習成績單(應屆生須加蓋教務或培養(yǎng)部門公章;往屆生可從個人檔案中復印,加蓋檔案管理部門公章);
    (4)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學生證復印件,在國外或港、澳、臺地區(qū)獲得學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復印件;擬提前畢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必須提交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出具的可以提前畢業(yè)的證明;
    (5)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yè)生提交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6)攻讀博士學位研究計劃書(研究計劃應具備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題、已有基礎、基本思路、預期目標等),字數(shù)不少于5000字;
    (7)申請人認為能夠代表自身學術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專著、論文、調研報告等材料和能夠證明自身外語水平的材料;
    (8)同等學力考生提交2篇所報考學科(或相近研究領域)全國核心期刊上獨立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考生除應提交上述材料外,還應提交報考學院和專業(yè)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具體規(guī)定詳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
    五、申請流程及注意事項
    申請流程包括網上報名和提交申請材料。
    網上報名前,請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須如實、準確提交報名信息和申請材料。申請材料不齊、不符合要求、不符合報名條件、或弄虛作假者無法獲得復試資格??忌环蠄罂紬l件或提交的報考材料不真實,報考資格和錄取資格無效,責任由考生自負。
    (一)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2020年11月20日-2020年12月10日。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網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教育網址:yz.chsi.cn;公網網址:yz.chsi.com.cn
    3.網上支付報名費:
    根據《北京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關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試收費標準的函》(京發(fā)改[2012]1358號),博士研究生報名費為200元/人,考生須通過網上報名系統(tǒng)支付,不接受其他方式支付。
    考生在網上支付報名費后,無論考生是否進入復試,一律不退返報名費。
    (二)提交材料
    網上提交申請信息后,申請人務必于2020年12月10日前(以寄出地郵戳時間為準)將紙質申請材料通過中國郵政EMS郵寄或現(xiàn)場遞交至申請學院。使用中國郵政EMS以外的其他快遞寄送材料的,報名無效。
    申請材料詳細接收地址、郵編、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電話見報考學院制定的實施辦法。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對口支援計劃申請材料接收地址見《2021年少數(shù)民族骨干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2021年對口支援計劃博士研究生招生實施辦法》。請認真組織材料,申請材料不齊全或寄送不符合要求,恕不接受報名。申請材料一經寄出概不退還。
    (三)注意事項
    1.我校重要通知將采取網上發(fā)布和發(fā)送手機短信提示的方式,請正確填寫手機號并保持手機暢通。
    2.考生身份證、戶口本和學歷學位證書上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證件號碼等信息必須完全一致,如不一致,請在報名前去公安部門更正或出具相關證明,并提交相關證明復印件。
    3.考生報名信息在報名結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4.考生與所在單位因報考研究生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上述問題導致考生無法被錄取,我校不承擔責任。
    5.重復報名者,以最后一次有效報名信息為準。
    六、復試資格審查及復試通知書打印
    申請材料寄送后,學校組織導師對申請人材料進行審查,確定進入復試考核的申請人名單,復試比例不超過5:1。2021年1月中旬統(tǒng)一公布進入復試考生名單,請關注后續(xù)相關通知。
    考生可在復試前登陸研究生院網站自行下載打印復試通知書。
    七、復試報到及考核
    時間:2021年3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請關注學校及各學院通知)。
    報到時須攜帶復試通知書及所提交申請材料相關復印件的原件,具體安排見后續(xù)通知。
    復試內容:
    (1)外語考核;
    (2)專業(yè)考核,包括專業(yè)筆試和綜合面試;
    (3)同等學力考生還需加試政治理論和2門專業(yè)課程。各專業(yè)招收同等學力考生情況及專業(yè)課考試科目見招生專業(yè)目錄,政治理論考試內容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八、健康檢查
    考生體檢工作在考生擬錄取后組織進行。體檢標準參照教育部、原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印發(fā)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
    九、錄取
    在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數(shù)內,貫徹按需招生方針。錄取工作堅持同一錄取分數(shù)線原則,堅持德智體全面衡量原則,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為重要依據原則,堅持擇優(yōu)錄取、保證質量的原則,全面加強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選拔。錄取名單按照導師名下上線考生的綜合總成績由高到低確定。復試總成績或綜合面試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同等學力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單科成績未達到60分者,不予錄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凰枷肫返驴己瞬缓细裾?,不予錄取。
    應屆碩士畢業(yè)生考生入學時未取得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證書者,錄取資格無效。
    十、就業(yè)方式
    就業(yè)方式為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須與用人單位簽訂定向協(xié)議,人事檔案和戶口均不能轉入我校,畢業(yè)后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就業(yè)方式為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入學前必須將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畢業(yè)后與用人單位經雙向選擇就業(yè),自主選擇戶口是否遷入我校(開學后,在保衛(wèi)處規(guī)定的時間內,若沒有上交戶口遷移證明,則視為放棄此項權利。一旦遷入,在學期間,不得遷出)。
    定向就業(yè)研究生應按定向協(xié)議就業(yè),如遇特殊原因確需改派的,需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定向生履約管理的通知》(京教學〔2017〕4號)及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網上報名時,考生必須明確選擇就業(yè)方式,報名后不得更改,復試后按照報名信息錄取。
    十一、學制
    我校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為3年(定向就業(yè)研究生一般為4年)。
    十二、學費、獎助學金
    (一)學費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從2014年起,被我校錄取的博士研究生均須繳納學費。博士研究生非定向就業(yè)10000元/年,定向就業(yè)14000元/年,少骨(在職)14000元/年。
    (二)獎助學金
    學校根據有關規(guī)定,為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學金、獎學金等。如遇國家或學校相關政策調整,獎助學金及助學貸款等將按照新政策及規(guī)定執(zhí)行。
    1.優(yōu)秀研究生獎:為吸引成績優(yōu)異、科研潛質突出的考生報考我校,我校與北京硅谷置業(yè)有限公司、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會共同設立了“中國政法大學柳文超優(yōu)才獎(優(yōu)秀研究生獎)”,從當年正式錄取的研究生新生中評選出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進行專項獎勵。博士研究生獲獎者可獲得獎金2萬元/人,在當年度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對獲獎者進行表彰和獎勵。
    2.新生獎學金:新入學的一年級研究生,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獲得“新生獎學金”,新生獎學金覆蓋比例、金額等具體政策,查詢我校學生工作部及各招生學院網站。
    3. 國家助學金:按照國家《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規(guī)定予以發(fā)放。
    4.人事檔案調入我校的“非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可根據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xiàn)參評學業(yè)獎學金。
    5.人事檔案不調入我校的“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不享受獎學金。
    6.學校設置助教、助管等助學崗位,幫助學生通過勤工助學來獲得生活補貼。
    7.有關獎助學金的詳細信息,請查詢學生工作部網站“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欄目。
    十三、畢業(yè)和學位授予
    學習期滿,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畢業(yè)條件、博士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畢業(yè)證書及學位證書。
    十四、信息公開、監(jiān)督和其他事項
    (一)信息公開
    有關復試及錄取的相關事項,將及時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或各學院網站公布,我校不再向考生寄發(fā)書面通知。請考生及時登陸我校網站查詢相關事項。
    我校發(fā)布各類研究生招生信息及相關通知的網站為“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主頁,網址:yjsy.cupl.edu.cn。各招生學院網站見學校主頁上“組織機構”欄目。
    (二)監(jiān)督
    對招生錄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議,考生可向各學院提出申訴;若仍有異議,可向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出申訴。學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督察組將對博士研究生的復試、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檢查。
    (三)現(xiàn)役軍人報考要求
    現(xiàn)役軍人報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相關規(guī)定辦理。
    (四)住宿安排
    錄取為我校“非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學制內,學校負責安排住宿。
    錄取為我校“定向就業(yè)”的博士研究生,戶口(含集體戶口)或人事檔案或工作單位在北京的,學校不負責安排住宿。其余“定向就業(yè)”博士研究生只安排第一學年住宿。
    (五)招生政策調整
    如果國家在本招生年度調整研究生招生政策,或者出臺新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及時予以公布。
    (六)聯(lián)系方式
    學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通信及辦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學院路校區(qū)1號辦公樓304室)郵政編碼:100088
    聯(lián)系電話:010-58908070/71
    電子信箱:zfyz@cupl.edu.cn
    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
    中國政法大學查號臺:010-58909114
    十五、本章程的最終解釋權歸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所有。
    我校研究生院開通“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微信公眾號,考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zgzfdx_yjszs”或掃描下方的二維碼予以關注,以便及時掌握招生動態(tài)。
    中國政法大學

    添加中國政法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2022年、中國政法大學報錄比、中國政法大學考研群、中國政法大學學姐微信、中國政法大學考研真題、中國政法大學專業(yè)目錄、中國政法大學排名、中國政法大學保研、中國政法大學公眾號、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中國政法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相關推薦

    •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cupl.edu.cn
    • 研究生院網址:yjsy.cupl.edu.cn
    • 聯(lián)系電話:010-62229984
    • 郵箱:zfyz@263.net
    • 通訊地址:海淀校區(qū):100088 北京市海淀區(qū)西土城路25號 | 昌平校區(qū):102249 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
      

    英語一真題:

    英語二真題:

    考研政治真題:

    數(shù)學一真題:

    數(shù)學二真題:

    數(shù)學三真題:

    國家線:

    考研英語線:

    考研大綱:

    重點院校博士生招生簡章

    遼寧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徐州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貴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蘭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石油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中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景德瞋陶瓷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吉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海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博士生招生簡章 揚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電力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常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首都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四川外國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建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燕山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貴州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春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島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北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吉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博士生招生簡章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武漢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集美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新疆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新疆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石油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西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海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遼寧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西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武漢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西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工商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昌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大連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福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山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清華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蘇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北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南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四川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首都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沈陽藥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蒙古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外交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鄭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四川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微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農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貴州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東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陜西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福建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沈陽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外國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沈陽建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東海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西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東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海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海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西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西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西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央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化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沙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重慶郵電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西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林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招生簡章 石河子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石油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重慶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甘肅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縈古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寧夏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蘇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西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方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復旦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合肥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海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礦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沈陽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重慶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蘇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黑龍江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蒙古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東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遼寧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汕頭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新疆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安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體育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蒙古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大連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新疆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海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電力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石油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海南醫(yī)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大連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藏藏醫(yī)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四川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昆明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貴州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吉首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州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重慶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暨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武漢體育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新疆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大連海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南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佳木斯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成都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曲阜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音樂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體育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成都體育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延邊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國家行政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林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北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語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春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重慶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西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林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太原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戲劇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深圳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工商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昆明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廈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北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海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島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藥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蘭州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方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西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濟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同濟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寧波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海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安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工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東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武漢工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中醫(yī)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桂林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廣東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山西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政法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溫州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體育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湖南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哈爾濱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石家莊鐵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塔里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體育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蘭州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云南中醫(yī)學院博士生招生簡章 西南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林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太原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華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工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三峽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財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島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北電力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江西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華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青海民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寧夏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中國民航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湘潭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長江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北京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東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安徽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天津理工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京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浙江農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福建農林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南方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河南農業(yè)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 福建醫(yī)科大學博士生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