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律碩士高校排名
為你免費答疑
2 人民大學(A++) 無公費,難度極大,學費適宜
3 中國政法大學(A++) 有公費,難度比較大,學費適宜
4 西南政法大學(A++) 有公費,難度適宜(地理因素),學費適宜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 公費情況不明,難度一般
6 清華大學(A+) 無公費,難度較大,初試線較低,但復試刷人極其恐怖
7 華東政法大學(A+) 有公費,難度適宜
8 對外經貿大學(A) 無公費,難度較大
9 湘潭大學(A)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0 山東大學(A) 無公費 難度較小
11 吉林大學(A)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2 湖南師范大學(A)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3 四川大學(A) 無公費 難度適宜
14 浙江大學(B+)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6 中山大學(B+)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7 復旦大學(B) 無公費 難度極大(地理因素)
18 廈門大學(B) 無公費 難度較大
19 南京大學(B) 無公費 難度極大
20 西北政法大學(B) 有公費 難度適宜
法律碩士排名 全國前10名精選院校
法律碩士排名
說明:本排名各綜合情況進行宏觀對比,僅供參考。
綜合排名(由學校對法律碩士教育的重視情況、投入資源、法律教育實力、學校品牌程度、學術情況進行考慮)
第一名:北京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名校、全國法學輸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開始分導師培養(yǎng)、雙導師制度、擁有接近10個方向、畢業(yè)者基本到國家機關、名牌律所和知名企業(yè)工作??梢哉f是法律碩士教育和培養(yǎng)的典范,雖然學費較貴,但各項因素考慮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費、學術發(fā)展近年來越來越強、對法研教育也相對重視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文科首府、全國法學輸送者北京居多,擁有兩個不同的方向教育、畢業(yè)者基本到國家機關、名牌律所和知名企業(yè)工作、學費緊接北京大學、近年來大量法學知名學者,所以學術情況有所下降,但不損法學強校牌子,復試相對北大和中國政法大學容易一些,另外學術獎金相對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著重畢業(yè)生就業(yè),而且基本上能進入國家機關)。
第四名:華東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華東地區(qū)主要的法學輸送者,實力在西南政法大學之下,但對于法律碩士的教育和資源的投放卻在眾學校之上,而且第二年開始分方向,在華東一帶就業(yè)情況非常好,而且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而且地點處于上海,發(fā)展非常好。雖然有公費名額,但并非全公費,有“三助”金供學生,非常不錯。)
第五名:清華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近年吸納很多人才,學術和教育水平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中國名校,復試非常難,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有學術獎金,近幾年就業(yè)非常樂觀)
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華南和西南地區(qū)主要的法學輸送者,實力在中國政法之下,每年吸納約200-300名法律碩士,地處B區(qū),錄取率相當高,而且前50%的學生可以拿全額獎學金,中間的51%-75%可以領取一般學費獎學金,雖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現象,但學術水平依然非常強。)
第七名:吉林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華北居多,前幾年因人才流失導致學術下降,但近年重新調整后有所提升,對法律碩士非常重視,校園氛圍非常好,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有“三助”金供學生,地處B區(qū)資助錄取,在眾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價比相對較好的學校)。
第八名:中山大學(中國名校,華南地區(qū)輸送者,中大法學水平比不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但法律碩士培養(yǎng)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國獨創(chuàng)的JM/MBA/MPA聯合培養(yǎng),JM會學習很多管理層面上的知識,對于在華南地區(qū),中山大學名氣非常高,地處華南地區(qū)廣州,就業(yè)非常樂觀)。
第九名:復旦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中國名校,輸送情況不明但據聞在上海僅此華東政法大學,近年有超越華東政法大學的優(yōu)勢,但法學實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華東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國內外都非常有名,對法律碩士非常重視,第二年之后開始有方向,非常有潛質的文科高校)。
第十名:并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結合學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資源,對法律碩士有復合型的培養(yǎng)計劃,特比適合畢業(yè)后從事經濟貿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學生)。
第十名:并列,廈門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在南方名氣非常好,法學教育水平相當不錯,僅此幾名傳統(tǒng)法律院校,學習氛圍相當好,對學生畢業(yè)情況非常重視,大部分廈大畢業(yè)生到公檢法機關、銀行、知名企業(yè)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中南和華南地區(qū)居多,自從合并后法學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來有了上升的趨勢,法學實力要比中大之類要好,但對法律碩士教育方向資料非常少,所以很難把握具體實際情況,但近期獲得民商法全國重點學科,以及知識產權成為研究基地,法學有所恢復,但綜合就業(yè)、學校知名度、培養(yǎng)情況比不上中大和復旦,但合并后得到更多的校友,就業(yè)也相對樂觀,特比是金融和經濟方向的法律工作者
其他較好法律碩士教育院校(綜合):
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
2009年度法碩院校排名
說明:本排名各綜合情況進行宏觀對比,僅供參考。
綜合排名(由學校對法律碩士教育的重視情況、投入資源、法律教育實力、學校品牌程度、學術情況進行考慮)
第一名:北京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名校、全國法學輸送者北京居多,第二年開始分導師培養(yǎng)、雙導師制度、擁有接近10個方向、畢業(yè)者基本到國家機關、名牌律所和知名企業(yè)工作??梢哉f是法律碩士教育和培養(yǎng)的典范,雖然學費較貴,但各項因素考慮是非常值得)。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者,有接近30%的全公費、學術發(fā)展近年來越來越強、對法研教育也相對重視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法律教育中的佼佼者、“五院四系”之一、中國文科首府、全國法學輸送者北京居多,擁有兩個不同的方向教育、畢業(yè)者基本到國家機關、名牌律所和知名企業(yè)工作、學費緊接北京大學、近年來大量法學知名學者,所以學術情況有所下降,但不損法學強校牌子,復試相對北大和中國政法大學容易一些,另外學術獎金相對北大要容易。人大非常著重畢業(yè)生就業(yè),而且基本上能進入國家機關)。
第四名:華東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華東地區(qū)主要的法學輸送者,實力在西南政法大學之下,但對于法律碩士的教育和資源的投放卻在眾學校之上,而且第二年開始分方向,在華東一帶就業(yè)情況非常好,而且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而且地點處于上海,發(fā)展非常好。雖然有公費名額,但并非全公費,有“三助”金供學生,非常不錯。)
第五名:清華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近年吸納很多人才,學術和教育水平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中國名校,復試非常難,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有學術獎金,近幾年就業(yè)非常樂觀)
第六名:西南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華南和西南地區(qū)主要的法學輸送者,實力在中國政法之下,每年吸納約200-300名法律碩士,地處B區(qū),錄取率相當高,而且前50%的學生可以拿全額獎學金,中間的51%-75%可以領取一般學費獎學金,雖然近年西政有下滑的現象,但學術水平依然非常強。)
第七名:吉林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華北居多,前幾年因人才流失導致學術下降,但近年重新調整后有所提升,對法律碩士非常重視,校園氛圍非常好,學校一般會要求學生學習第二外語,有“三助”金供學生,地處B區(qū)資助錄取,在眾多名牌法律院校中性價比相對較好的學校)。
第八名:中山大學(中國名校,華南地區(qū)輸送者,中大法學水平比不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但法律碩士培養(yǎng)模式非常好,是目前全中國獨創(chuàng)的JM/MBA/MPA聯合培養(yǎng),JM會學習很多管理層面上的知識,對于在華南地區(qū),中山大學名氣非常高,地處華南地區(qū)廣州,就業(yè)非常樂觀)。
第九名:復旦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中國名校,輸送情況不明但據聞在上海僅此華東政法大學,近年有超越華東政法大學的優(yōu)勢,但法學實力比不上同在上海的華東政法,但牌子非常好,國內外都非常有名,對法律碩士非常重視,第二年之后開始有方向,非常有潛質的文科高校)。
第十名:并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結合學校自身能力和校友資源,對法律碩士有復合型的培養(yǎng)計劃,特比適合畢業(yè)后從事經濟貿易方向的法律工作學生)。
第十名:并列,廈門大學(非傳統(tǒng)法律院校,對法律碩士相對重視,在南方名氣非常好,法學教育水平相當不錯,僅此幾名傳統(tǒng)法律院校,學習氛圍相當好,對學生畢業(yè)情況非常重視,大部分廈大畢業(yè)生到公檢法機關、銀行、知名企業(yè)等)
第十名:并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名牌法律院校“五院四系”之一,全國法學輸送中南和華南地區(qū)居多,自從合并后法學教育一度下滑,但近年來有了上升的趨勢,法學實力要比中大之類要好,但對法律碩士教育方向資料非常少,所以很難把握具體實際情況,但近期獲得民商法全國重點學科,以及知識產權成為研究基地,法學有所恢復,但綜合就業(yè)、學校知名度、培養(yǎng)情況比不上中大和復旦,但合并后得到更多的校友,就業(yè)也相對樂觀,特比是金融和經濟方向的法律工作者
其他較好法律碩士教育院校(綜合):
山東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
性價比最好的法律院校(綜合):
第一名:中國政法大學-有公費
第二名:西南政法大學-有公費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
第四名:復旦大學
第五名:華東政法大學
培養(yǎng)方式排名
第一名:北京大學-分方向后除了畢業(yè)證,還有另外一個資格證發(fā)放。接近10個方向選擇。
第二名:中山大學-JM/MBA/MPA的聯合教育培養(yǎng)
第三名:中國人民大學-有不分方向和知識產權方向選擇
第四名:華東政法大學/復旦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第二年開始方向
法律教育院校排名:
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
第二名:中國政法大學
第三名:北京大學
PS1:武漢大學法學教育相對較好,但近年法學學者不斷流失,比例過大,導致法學教育有重創(chuàng)現象,并且出現了不少于1次的學術抄襲(學校并沒有公布處理結果),重點是對法律碩士歧視過大,沒有投放充足的教學資源,雖然說近來有改善情況,但有一部分同學因為武大報考人少而考入該校,但證實歧視情況還存在,而且比較嚴重,另外該校的法律碩士已經在很多地方用錢就能買到,大家可以參考武大深圳研究院,所以沒有將武漢大學列入以上名單,法律碩士教育陷入3~4流的情況,(同學們的忠告)如果實力較好,不妨考慮北大、人大、法大、中大等學校,實力一般的可以考慮吉大、華政等等
PS2:山東大學沒有列入前十名因為山大法學學者流失很嚴重,近期實力大幅下滑,但目前法學院在重新調整,相信近年會重新改善。
西政與華政的情況綜合實力相當,但法學教育西政相對較好,但住宿條件和投放資源比華政差;華政非常重視法碩的教育;西政一般就業(yè)向華南地區(qū)和西南地區(qū),而且廣東政法系統(tǒng)80%以上都是西政的天下;華政就業(yè)一般勉強華東地區(qū),特別在政法系統(tǒng)上有大批的華政資源。西政名額多一些,處于B區(qū),相對容易錄取。
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后的中國法學院格局(附排名)
法學院系新格局形成(附20強排名)
名次 法學院系 一級國重 二級國重 一級博點 教授數 學術權威個數
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是 4(1新增) 一批 69 王利明、陳衛(wèi)東、高銘暄等16
2 北京大學法學院 是 4 一批 46 朱蘇力、陳興良、賀衛(wèi)方等16
3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 是 2 一批 100+ 馬懷德、卞建琳、徐顯明等14
4 武漢大學法學院 否 2 一批 36 余勁松、余延滿、曾令良等8
5 西南政法大學 否 2(1新增) 一批 50- 李開國、李昌麟、龍宗智等6
6 吉林大學法學院 否 2(1新增) 二批 29 張文顯、鄧正來、姚建宗、霍存福4
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否 1新增 二批 44 吳漢東、范忠信、覃有土等5
8 廈門大學法學院 否 1 二批 28 徐國棟、邱興隆、陳安、朱崇實4
9 華東政法大學 否 1新增 二批 30+ 何勤華、顧耕耘2(或有童之偉)
10 清華大學法學院 否 無 自審二批 26 張明楷、張衛(wèi)平、王保樹等11
11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否 無 二批 20 公丕祥、李浩2
12 復旦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2二級) 23 李昌道、張乃根、章武生3
13 浙江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2二級) 16 林來梵、孫笑俠、胡建淼3
14 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 否 1 否(2二級) 13 沈四寶1
15 山東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3二級) 22 0
16 南京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1二級) 20 范健、李友根2
17 湘潭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2二級) 20 胡旭晟1
18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1二級) 16 葉必豐、鄭成良2
19 大連海事大學法學院 否 無 否(1二級) 14 司玉琢1
20 西北政法大學 否 無 否(0二級) 30+ 陳明華、汪世榮2
注1: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有十余名返聘老教授。
注2:五所政法院系的專職法學教授數目只能毛估。
注3: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否新增二級國重還有待考察,表中均計現有學科。
注4:中國政法僅有二個二級國重,即評為一級國重——略顯牽強。
注5:中國政法等院系刑法未獲二級國重,吉林大學卻意外收獲之——難道張文顯發(fā)力?
注6:中南政法自稱有44教授,是否少計?
注7:清華大學法學院如獲得民商二級國重,其排名應攀升至第七位。
注8:本排名以重點學科和博士點的指標為主要依據,兼顧師資力量。
注9:清華大學法學院的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清華大學依權限自行審批的,非教育部審批。
注10:山東大學雖擁有三個二級博點,但無大腕,故排名相應降低。
注11:沒有博點的西北政法入圍主要是基于同情,另看重其教授數目較多。
結論1:從一級國重的比拼來看,人大、北大和法大已經是不爭的第一集團。
結論2:武大法學院與西南、吉大,以及其后的中南、廈大法學院、華東、清華法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構成了第二集團。
結論3:人大、武大(或許還有吉大)仍然憑老教授支撐,未來不容樂觀。
結論4:京外傳統(tǒng)政法院系日趨衰落。